2011年2月24日 星期四

Homework 2

1. 你有何策略可以針對網路大學排名四個要素提出改善本校排名之道?

在第一個項目中,台大完全壓倒性的勝利,但這點並不意外,因為台大本來就是所大學校,光是台大就有13個學院,54個學系,96個研究所(資料來源:wiki)。以中原來比較,只有7個學院,27個學系,25個研究所。學生人數也是三倍的差異,除非未來中原不停增加新學系,否則光是這點就難以與台大的體質對抗。而我們也可以發現除了台大之外,其餘三所學校在這個項目上的規模是相當的,不過值得注意的部分是,Yahoo搜尋系統裡中原的網頁與中正、元智的差異非常大,這有可能是Yahoo搜尋系統資料庫的問題。

而針對第一項目可以改善的方向,必須要學校各單位定期更新網頁資訊,並且建立英文版網頁,一來可以增加網頁數,也可以增加國際上的能見度。

第二項目中,也可以看到台大以超大幅度領先,而且這一部分佔了50%的分數,非常的吃重。像學校現在有在推行數學教學資訊網的網站,但是格局做得太小,只有中原的學生申請帳號後,才可以看到該網站內容。

MyOops開放式課程為例,該網站翻譯世界各國頂尖學校的開放式課程,現在資料庫裡面已經有兩千多筆課程的內容。中原也可以朝這個方向發展,如果數學教學的資訊內容,可以讓許多大學生受用,未來可以增加各式不同的開放式課程,這樣自然而然連結數就會增加,而且在第三項教學文件的項目也可以增加分數,何樂而不為。

另一個方式就是舉辦全國性的活動,中原有個鮮明的特色就是基督教學校。像是聖誕節、感恩節,這種過節氣氛濃厚的日子,可以設立一個網站專頁,舉辦一些大型活動,並且有部落格貼紙串連的活動,這樣也可以有效的增加連結數,如果活動辦得成功,也會吸引媒體的報導,增加學校的能見度。


2. 你同意網路大學排名的四個指標嗎? 這樣的排名有意義嗎?

不認同,尤其第三與第四個指標,根本形同虛設。從圖表上來看,都是網頁數跟連結束在衝分數,尤其這兩個項目所佔比例就達70%,代表這個排名只是知名度的排行榜。

但是就這點而言,這個排名系統對於國際上的能見度是有幫助的,或許國外本來不知道世界上有這所學校,但是透過網頁或是網路連結,認識到原來台灣有這所學校,世界上60億人口又多了一個人知道中原大學原來在台灣,或許也是一種宣傳行銷的手段也不一定。

2011年2月15日 星期二

Homework 1

1.最近埃及總統下台,網路傳播在這個事件扮演何種角色,請詳細論述。

Ans:

埃及的示威遊行18天,最後2月11日成功的把總統穆巴拉克趕下台。在事發之前,民眾1月25日開始在Facebook上及Twitter上號召大家,要民眾團結起來抗議政府,各地開始有示威遊行出現。更在網路上串聯,要大家在1月28日禱告後,在首都開羅進行更大規模遊行。其中有個人也有團體,充分發揮了網路社群傳播的速度及力量。

這次埃及事件的起源,要遠從去年12月17日突尼西亞所發生的事件談起。一名26歲的失業的高知識青年因為無照販賣水果,被警察沒收水果之外,還被警察打耳光與吐口水羞辱。上警局也投訴無門被吃案,最後憤而自焚抗議。這起事件引發了年輕人的憤怒,透過Facebook等社群與手機簡訊的方式,突破政府消息的封鎖,將這個事件傳播出去。人民的怒火加上國家軍方的介入,讓這次革命於1月17日迅速成功。

埃及政府為了應對這個狀況,加上突尼西亞的前車之鑑,自1月28日凌晨封鎖網路跟行動電話簡訊,限制人民發言與串聯的管道。Google瞭解了這個狀況,提供了語音服務,讓埃及民眾可以透過電話留言,再轉成文字放在Twitter上,而民眾也可以藉由電話聆聽訊息。

兩次事件發生的間隔不到一個月,這部分也是網路傳播的功勞。早在茉莉花革命結束時就有人臆測說會不會引發周邊地區的革命,果不其然網路在這中間幫了大忙,讓渴望民主改革拯救現況的人民聯合起來,願意站出來趕走獨裁者,當然軍方站在人民這邊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,但是若不是大家有共同的心聲,也不會讓革命的果實來的這麼迅速。

我想這是自切格瓦拉那時代,浪漫的古巴革命以及第三世界的革命浪潮後。另一個因為網路傳播,所引發的北非、中東阿拉伯世界革命浪潮。

埃及這次示威遊行告捷,加上之前突尼西亞事件,中國當然是大規模的壓制這件消息。如果中國不是早就意識到這一點而建立世界上最強大的防火牆,可能早就因為網路的力量讓政府處境堪慮。


2. 紐約時報董事長表示未來可能停止印刷發行,只留下網路發行。可能原因是甚麼?

Ans:

不單單只是報紙而已,雜誌或是書未來也會面臨相同的問題,但都沒有報紙面臨的考驗嚴峻。

報紙發行一來要紙漿要印刷,累積一段時間還有回收的問題。以台灣報業的現況,沒有一家單純是經營報紙的項目,都有所謂的電子報服務。新聞之所以稱為News,就是因為它要傳達的是最新的消息,在過去可能只有報紙,只有收音機,到後來電視的出現,網路時代的資訊爆炸,一般的報紙已經無法反映最新的消息,甚至連電視的即時報導,也比不上網路上一則訊息散布到全世界來得快速。

另外就是電子書的發展,以往電子書都是由電腦將電子檔存入電子書中,但是智慧型手機跟3.5G幫上了大忙,這點就不能不佩服Apple iPhone及iPad把資訊傳遞的方式帶到另一個世代。尤其是iPad的出現打亂了Amazon kindle的步調,iPad本身在軟體上的擴充性甚至可以支援各種不同的電子書格式。iPad的大螢幕也是閱讀上的一大助力,改以時效性更高的電子報來取代報紙的地位。

軟性電子也是未來發展之一,要出現像電影《關鍵報告》中那種生動又可以即時更新,方便攜帶又具有原本報紙閱讀方式的革命性產品,要出現也不是不可能,科幻就是人類的夢想阿。




3. 列舉Web 2.0 時代十大代表網站集團,Google, Facebook,...

Ans:

Google, Facebook, Wiki, Twitter, Flickr, Youtube, Skype, Myspace, Blogger,Apple iTunes.



4. 你同意或不同意所列文章作者的看法? 為什麼? 電腦工作者思考如何提高生產力,降低預算,以及節能減碳

Ans:

不全然同意,SSD絕對是未來趨勢,這點無庸置疑,只是目前看來,無法取代HDD在儲存資料上的地位,尤其在新軟體動輒就是佔上幾GB的空間,HDD也進化到用TB來計量,應對這個大容量儲存需求的時代。

以售價來看,$2500可以購入40G的SSD硬碟以及500G的HDD,平均算起來SSD 1GB的費用要62.5元,HDD的成本只要5元,12.5倍的差距。SSD有速度上的優勢,但除了主導廠商Intel外,品質參差不齊,另外還有效能退化跟可靠度的問題,這些都是企業選擇的考量。

同樣的狀況發生在另一個例子上,CD 800MB到DVD的4.7GB,到下一個世代的27GB的Blu-ray Disc,都是為了應對容量越來越大的高畫質影片及軟體產生。同樣是以快閃記憶體為基礎的USB Disc,或是記憶卡+讀卡機的組合,與光碟在並行發展上是不衝突的。

我認為目前最好的方案是以SSD做為開機及工作硬碟,增加速度及效率,然後以HDD作為資料儲存或是資料備份的硬碟,這樣才可以在兩者間取得平衡。如果電腦規格有跟到SATA時代,又不打算將電腦完全汰換,也可以像該篇文章所說,將硬碟更換成SSD,以最低的價錢取得最大的升級。